2016年8月12日至八月23日,武汉大学赴湖南省、河北省库区农业用水调查实践队(下面简称湘冀队)开展了本次“躬湘冀之野,探农水之实”实践。实践分为三个区域,实践队以湖南省双牌水库作为主要实践地,并与湖南省常德市南北堰水库和河北省岳城水库对比分析。
区域一、湖南省双牌水库
八月十二日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了双牌水库管理局管理人员伍总的办公室。在简单介绍本次实践主题后,队员们便就水库农业用水的情况与伍总进行了交流,并讨论了水库的基本情况、灌溉水管理情况、库区机构管理情况等。另外,伍总还为实践队提供了大量关于双牌水库库区的详细资料。
与伍总的交流结束后,队员们来到了双牌水库管理局夏局长的办公室对他进行采访。夏局长首先向大家介绍双牌灌区目前的建设情况和建设目标,并表明现代化的灌区是目前双牌灌区的主要建设方向。他指出现代化灌区建设是目前国内的热点问题,很多省市都在积极探索究竟什么才是现代化灌区但尚未有定论。接着局长介绍了自己对于现代化灌区的看法。他认为建设现代化灌区应该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多角度考虑,主要应做到四大点:节水,实现效益最大化;生态,建设风景灌区;安全,建立和谐灌区;文明,成就示范灌区。
八月十三日上午九点,实践队一行人抵达湖南永州双牌水电站。水电站调动班工作人员董阿姨热情地接待了大家。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大家了解到水电站的日常基本任务和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随后,大家参观学习了双牌水电站的历史参数基本数据,了解了不同的水位线、不同天数洪水总量,库容等基本水库参数,并观看了由水利工程制图规则绘制的水电站图纸。
下午,队员们来到了水电站的核心基地——发电和泄洪区。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各个工作室。通过工作人员直观耐心的讲解和队员的提问,大家对水电站内的结构和运行过程有了不少了解。最后大家登上坝顶、俯视库面、遥望远山,心情也变得开阔起来,在兴奋和感激的心情中结束了一天的调查活动。
八月十四号下午,实践队来到了双牌水库的霞灯和平福头管理所开展实践。这两个管理所均处于渠道上游位置,主要工作是维护渠道安全,同时管理片区内的灌溉。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霞灯管理所,并得到了所长的热情接待。简单介绍实践主题后,队员向所长询问了管理所农业用水现状。所长谈到,霞灯管理所管辖范围814平方公里、灌区所辖农田过1000余亩且位于渠首、地理位置特殊,因此维护渠道安全是他们的首要工作。在农作物方面,霞灯灌区作物主要为一季水稻,兼有玉米、芋头;在灌溉用水方面,霞灯地区目前依靠传统斗门调节灌溉,凭借管理者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在节水方面,灌区内设节水协会,主要负责调查农户灌溉用水,宣传节水知识。
随后,在所长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访了农户蒋大爷。通过咨询相关问题,大家了解到当地农民种地积极。村民们每天早上都会起床查看斗门、检查分水是否过量,过量的话就会与管理所的相关工作人员反映,这充分体现了当地农户较高的节水意识。在现代化灌区建设方面,蒋大爷认为建设现代化灌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通过绿化保持水土;二、提升空气质量,努力做好环境保护;三、科学充分利用田地空间。
霞灯管理所的采访结束后,实践队来到平福头管理所继续进行实践。队员们首先采访了平福头的种田大户马大姐。马大姐拥有300余亩田地,主要种植水稻(每亩产出1000-1200斤,净收入700-800元)、红薯、紫薯(每亩产出3000-4000斤,收入1000-2000元)、香芋(预计每亩产出4000-5000斤,收入3000余元)。在机械化耕种方面,她拥有收割机、插秧机、磨粉机(将红薯磨粉制作红薯粉)、耕田机,并计划购置一批烘干机。马大姐对于现代化灌区没有较多概念,但她对于灌区的改进有自己的一些独到想法。在用水方面,她希望老百姓能够自己控制农业用水;在农业技术方面,她希望得到技术人员的指导,以提高作物产量;另外,她希望沼气池的水能直接灌溉到田里,提高产量。
之后,队员们与平福头管理员进行了交流。他向大家介绍了灌区的机械化合作社并简单谈了灌区在节水措施上的努力。在现代化灌区建设方面,他认为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社会、生态层面把握基础资料。
八月十五日,实践队来到实践调查的最后一站--双牌水库试验站。 试验站位于祁阳县,主要用于紫薇花的试验种植和喷灌技术的改进。试验站长听完队员的实践主题介绍后,向大家说明了试验站的情况。试验站按照现代化灌区的要求,从美国引进了多种紫薇花品种,采用先进的灌溉措施和管理方法,对灌区建设进行大胆的探索。现在,大部分紫薇花长势良好,部分紫薇花由于种植方式和土壤土质的原因出现了品种退化的现象。在灌溉方式上,试验站采用的是先进的滴灌和微喷灌技术。站长介绍道,微喷灌不仅更加节水,还不容易破坏土壤的结构。目前,双牌灌区的大部分区域对水的利用程度不高,利用喷滴灌技术节水是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除了种植紫薇花,试验站还栽种了多种苗木,以促进生物多样性。过去的灌区只种植品种单一的农作物,不利于持续发展。生态灌区的建设,要求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使各种生物协调发展。
通过在双牌水库为期五天的实践,实践队员收集到库区十分详细的农业用水方面的资料,并了解到水库在现代化建设上做出的努力。队员们通过躬身于农野山泽,倾听了老百姓的倾吐,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为水利人的责任。只有将所学之才转化为社会之用,水利人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区域二、湖南省常德市南北堰水库
结束了双牌水库的实践,实践队兵分两路,其中一行人来到了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许家桥回维乡了解中小型水库情况。队员们走访了许家桥乡环境管理所,管理所张主任热情接待了大家。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许家桥乡下属28个中小型水库、水电站。其中实践队此次走访的南北堰水库是资料比较详细的一个。
南北堰水库灌区是许家桥乡粮油生产基地,农产品主要为水稻,兼产大豆、花生、菜油及桃、李、无核柑桔、蜜柚等水果,灌区内农业生产总值5500万元。水库近几年平均年给水100万方,每亩平均每年须水400方。各月具体用水量视季节降水量、需水量而定。
通过调查研究,队员们发现,南北堰水库等南方中小型水库对于用水量、蒸发量、降水量的记录并没有大型水库和北方地区那样详细。实践队员分析原因如下:1、南方水量丰富,农户普遍没有用水困扰,相应管理人员对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意识不强;2、中小型水库专业管理人员不足。以南北堰水库为例,水库仅有8名运营人员、1名管理员,难以进行详细数据测量。3、南方中小型水库的主要威胁是各种灾害等突发事件。
区域三、河北省岳城水库
实践队另一行人来到了河北省岳城水库。
实践第一天,队员们走访了市区内(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岳城水库管理局,旨在初步了解情况,为实地考察重整方向。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冯主任热情接待了大家。队员还有幸采访到了工作人员张阿姨和主管工程项目的一位负责人,了解到“岳城水库始建于1959年,建成于1970年,至今经历多次修缮工程,是一级饮用水保护基地。岳城水库的主要任务是暑期防汛工作,主要经济来源是为邯郸市和安阳市提供城市饮用水,农业用水分别通过河南省漳南渠和河北省民有渠流向县乡、用水量视季节降水量规定。”
实践第二天,大家来到了这座北方著名的的“亚洲第一大土坝”所在的岳城水库。上午,队员们亲身感受了水库的广阔和功用。拾级而上,登上近百米高程,大家终于来到了坝顶。苍茫的蓝色透出水质的优良------饮用水国家一级保护基地(为保护水质不大规模开发旅游业)。远方的蓝天下是低矮的翠绿群山,水平如镜,有如巨大玉石。走近观察,队员们见到的是闲静的守护人、鱼儿潜跃、水光成文。大家再次登高至坝上,深感工程之浩大与水利行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真谛。
下午,实践队来到水库旁的(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岳城水库管理局。在2016年7月19日邯郸等地大雨,使得发生严重城市内涝。不幸中的万幸是,保护一方水土的岳城水库并未开闸放水,保卫了一方百姓。7月中下旬,全体管理局成员严阵以待,观察调度防汛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有幸见到防汛办公室主任孙主任。孙主任对我们表示了欢迎。随后,孙主任讲述了水库的重要性和造福百姓的功用,并就新闻热点问题(用于蓄水的塘堰被百姓开垦居住的原因)阐述他的理解——一方面是农民看到水库附近几年无恙便心生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则是监管不利(监管部门没有讲明利害)。谈到农业用水,孙主任说:往年不会太多,因为降水少(近些年属于枯水年)导致水库主管市政;但现在会多一些,一来今年降水多,二来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了相当部分的市政用水,三来东部水网的建设使得保护地下水有了政策驱动。
之后,在交谈和协商后,实践队收集到了近20年岳城水库库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数据。
实践小结
实践调查虽然很快结束了,但队员们的收获和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在实践过程中大家欣喜地看到水库灌区正迈着坚实的脚步实现向现代化灌区的转型,也感受到了各个群体对更好更完善灌区和水利设施的渴求和期待。双牌水库管理局夏局长曾向我们介绍了他所理解和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化灌区,主要体现在四大关键点:节水,生态,安全,文明。从中我们认识到现代化不代表某个方面或者某个因素,而是全方位的先进和优化。一方面,现代化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社会、生态层面把握基础资料;另一方面,灌区的现代化、水利事业的现代化进程也必将带动社会整体的进步。
对队员们而言,这次实践之旅成为了大家终生难忘的人生财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身处象牙塔中总难以感受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下乡实践让尚在求学的队员们了解到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社会需求和机遇,明确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并为此做好准备。回归自身,队员们将立足实践、努力学习,将自己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灌区建设探索所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