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工在线 > 基层风采 > 正文
【暑期实践系列】水利十人 五湖行舟 ——武汉大学“践行水十条”赴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实践队启动

通讯员:田宇 ;发布时间:2015-07-13  点击数:

2015年7月11日,武汉大学“践行水十条”赴长江中下游湖泊实践队赴首个调研对象——武汉市东湖展开调研。本次实践队由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博士万飚老师带队,万飚老师主要从事水资源规划及管理、水库调度及自动化系统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对于水环境方面有着丰富的知识及经验。实践队10名队员均来自水利水电学院。

2015年4月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朗盛化学(中国)有限公司联合《WTO经济导刊》配合最近出台的“水十条”计划,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洁净水,滋润未来”——中国大学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调研竞赛,针对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大学五所重点高校的学生围绕水资源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征集调研项目,课题涉及废水处理、水循环、水污染控制、水环境化学与结净水的使用与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中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践行水十条”之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现状调查项目成功入围。

7月11日早7点出发,实践队的队员在带队老师指导下,首先走访了武汉市卓刀泉北路附近的小庙湖,队伍随即询问了小庙湖周边的钓鱼市民关于小庙湖以及邻近东湖水质多年环境变化情况,市民耐心地讲述了东湖多年来的水质变化的直观变化情况,通过了解,东湖的水质在20年内急剧下降,但是近两年略有好转,其中和政府及科研机构所采取一些措施有关。队伍注意到小庙湖面上漂浮着4块水上浮岛,万飚老师便讲解道,浮岛上种植水生植物,用于净化水质。而白色的浮球是使用的生物膜净化技术工艺设施,白球是具有众多微小空洞的球体,球体下悬挂的碳素膜表面生长无数微生物,可以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质。据介绍,小庙湖水体修复示范工程主要包括移动式混凝-气浮处理装置、生物膜净化系统、人工生态浮岛、水生植物生态系统和水生动物生态系统。

实践队伍沿岸而行,到达中国科学院东湖生态系统试验站,在这里队伍了解到目前应用于东湖的日本碳素纤维生态湖水进化技术,碳素纤维生态湖水进化技术是目前世界领先的自然生态保育水处理技术产品。碳纤维由90%以上碳元素组成,可持续净化水质5~10年,其极高的比表面积是植物的20倍。对油类、有机污染、氮磷、细菌、有毒物、盐类、色素、金属离子都有很好的去除和净化效果,本技术对上述污染物处理效率高,去污速度快,可有效控制河湖水污染。并能够促使微生物生长,形成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完整生物链,达到自然净化水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一天考察下来,带队万飚老师为此次行程提出了指导建议,实践队伍不仅仅是一次考察,更是一次对于环境情况最直观的认知,我们作为水利人,学习“水十条”相关内容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还要让更多人关注到其中去。水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联系紧密,“水十条”的出台更是说明我们国家愈发重视其中的问题,我们要把握机遇,趁热打铁。出门在外,是对自身的一次考验,希望在走访路程中也要保证自身安全。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8号电话:027-68772215学院邮箱:sdxy@whu.edu.cn

Copyright ©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