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2026届本科生:
根据《武汉大学关于做好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 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武大本字〔2024〕2号)、《武 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书写印制规范(2024版)》要求,学院启动202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以下简称“毕设”),现将有关要求及安排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1.各位师生务必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认真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在教育部论文抽检中发现问题后结果的严重性。
2.毕设的选题、下达任务书、开题、查重检测、评阅、答辩、抽检、评优等各环节工作均在“本科教务管理系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中完成,访问地址:https://jwgl.whu.edu.cn/。
二、工作安排
(一)开课准备
2025年11月前,学院组织完成开课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师生学习有关文件,成立课程组,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安排,开展文献阅读、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培训等。
(二)选题与开题
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选题、指导教师匹配、任务书下达、开题等工作。
1.选题。选题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选题应政治方向正确,兼顾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实践性选题比例应不低于75%。严格一人一题,由多名学生合作研究的题目,必须明确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并在题目上加以区分。
鼓励将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实习实践等与毕业论文工作统筹规划。鼓励与行业企业、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毕业论文工作。
2.任务书。指导教师应及时向学生下达任务书,明确应完成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任务书要求,开展文献阅读、调研、综述、撰写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应定期与学生约定指导时间,持续跟踪学生工作 进度。学生应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学生无故缺席累计达到毕业论文总时数1/3的,指导教师有权向学 院申请取消学生继续做毕业论文的资格,学院做好审核和备案工作。
3.开题。学院可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题。指导教师应认真审查开题报告,进行评阅评分(评价意见不少于30字),并明确是否达到开题要求。开题通过的才能执行。开题未通过的必须重新开题。
4.对于跨学院或者校外开展毕设的,学生必须在开题前向学院申请,经批准后执行。本院指导教师应为第一指导教师,加强过程管理与指导,组织学生参加院内统一安排的论文评阅和答辩。
(三)中期检查
2026年3月中旬,学院组织完成中期检查工作。
1.自查。2026年3月5日前,学生、指导教师对照“中期检查内容和要求”进行自查、自纠。
2.专家检查。2026年3月15日前,学院组织专家开展全覆盖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帮扶与解决,保障毕业论文进度。
3.学院总结。2026年3月20日前,学院总结检查、整改情况,向学校提交中期检查总结表。
(四)论文撰写与指导
2026年4月底前,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毕设撰写。
1. 论文撰写规范遵照《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书写印制规范(2024版)》执行。指导教师对论文应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及论文买卖等一切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
2.指导教师应定期与学生约定指导时间,持续跟踪学生的工作进度,给予指导。学生应主动加强与指导教师联系,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抓紧推进工作进度。学生无故缺席毕业论文时间累计达到毕业论文总时数1/3,指导教师有权向学院申请取消学生继续做毕业论文的资格,学院做好审核和备案工作。
(五)论文评阅与答辩
2026年5月,学院组织完成答辩工作,主要包括:
1.查重检测。论文提交指导教师审核前,应进行查重检测。原则上,文字复制比应控制在20%以内。高于比例限制的论文不能进入评阅环节。请学生不要在系统之外的平台进行查重,以免发生论文被盗用、窃取和倒卖等情况。
2.论文审核。论文送审评阅前,指导教师应对论文的规范性、工作量、专业水平等进行评价(不评分,评价不少于50字),并明确是否达到评阅、答辩要求,是否同意送审评阅 。审核不通过的,不能进入评阅环节。
3.论文评阅。评阅教师对论文的规范性、工作量、专业水平等进行评阅、评分,评阅意见不少于50字,并明确是否同意进入答辩环节。评阅评分低于60分(满分100分)的论文,不能进入答辩环节。评阅意见应与评分一致。评阅教师与指导教师不得由同一教师担任。
4.答辩资格审核。答辩前,学院逐项审核学生论文检测报告、指导教师审阅情况、评阅教师评阅评分情况,确定是否符合答辩要求。
5.答辩组织。答辩委员会应制定统一的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各答辩小组应认真执行。答辩评语不少于50字。
6.答辩巡视。学校组织开展答辩巡视。
(六)成绩登载
2026年5月27日前,学院组织完成成绩登载。
1.毕设成绩包括开题报告评分、中期检查评分、评阅评分、答辩评分等部分。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成绩组成及各项比例,其中评阅和答辩两项所占比例之和不应低于70%。答辩成绩不及格的,总评成绩以答辩成绩记载。
2.成绩登载与推送。毕业论文各部分成绩以毕业论文系统中的评分为准,合成生成总评成绩后提交,经学院审核后推送、发布。
(七)论文定稿
2026年6月10日前,学院组织学生完成论文定稿、 有关声明签字、定稿检测、系统提交工作。
1. 修改论文。组织学生梳理各阶段论文修改建议,认真 修改论文形成定稿,同时填写《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修改报告》。 特别提醒:毕业论文多个字段纳入学位授予信息备案, 要求各字段信息与论文定稿一致,且“论文题目”、“研究 方向”、“关键词”三个字段两两不能重复。请学院组织学 生认真核对,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2.有关声明签字。组织学生和指导教师在纸质“原创性 声明”、“版权使用授权书”上手写签字,将签字扫描件插 入论文相应位置。 3.经指导教师审核后,学生在系统中提交论文定稿、定 稿检测报告和修改报告。提交定稿时,须再次查重检测,文 字复制比应低于20%。
(八)校内抽检
学院尽早尽快、分批次组织专家开展论文抽检,为学生在离校前完成论文修改留充足时间。
1.抽检范围。抽检对象为学院2026届所有成绩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体抽检比例不低于20%,且应专业全覆盖。建议重点抽检答辩成绩较低或总评成绩较低的论文、多次答辩的论文、校外/院外开展的论文、辅修论文等。
2.抽检内容。包括两方面:(1)对论文规范性、工作量、专业水平等方面进行评阅;(2)对各过程管理规范性进行检查。
3.意见反馈与整改。对于抽检评阅评价较差的论文,及时将意见反馈给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充分的指导与帮助。对于过程管理规范性问题,应在存档工作完成前整改到位。
(九)优秀毕业论文评选
2026年6月上旬,学院组织完成优秀毕业论文评选。
1.评选范围:2026年应届本科毕业论文(含辅修);涉密毕业论文不参与评选。
2.学院推荐。鼓励各专业邀请校外专家参与评选,鼓励组织公开答辩。推荐优秀论文数量不超过系统中第一批提交毕业论文成绩学生数的5%(以学院系统中5月27日提交成绩的学生数为基数)。推荐名单应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并进行公示。2026年6月1日前,学院在系统中提交优秀毕业论文推荐名单。
3.学校复核、公示、发文、发证。
(十)学位信息备案和教育部论文抽检
2026年6月-9月,学校组织毕业审核、信息备案、教育部论文抽检。
三、其他
1.相关文件可在附件中查阅。
2.联系人:黄晓羽 电话:68772190。
水利水电学院
2025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