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返回旧版|English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7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服务地方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通讯员:吴琳 ;发布时间:2025-04-16  点击数:

近日,湖北省科技厅公布2025年度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结果,学院共获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联合基金)7项,其中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青年A类(原杰青项目)2项,青年B类(原青年项目)2项、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项。重点类项目获批数量创新高,并首次获批地质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市场监管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陈杰申报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长江流域极端水文事件的气候响应及风险应对”获批立项。该项目面向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等重大战略,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揭示极端水文事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系统评估极端水文事件对长江流域,特别是湖北省社会经济的影响与灾害风险,提出极端水文事件风险应对策略,对保障长江流域和湖北省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查元源申报的青年A类项目“湖北省水稻数字监测、智慧模拟与精准管控研究”获批立项。该项目以“水稻数字监测、智慧模拟与精准管控”为核心科学问题,以人工智能等与农田水利学科的交叉为特色,发展低成本水稻监测技术,揭示水稻与环境因子交互机理,提出省域尺度近实时水稻水肥精准管理策略,支撑湖北省水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约束下的水稻稳产。

周佳庆申报的青年A类项目“深埋洞室氡气富集机理与围岩灾变预警研究”获批立项。该项目开展深埋洞室围岩渗流-传质-变形耦合分析理论、围岩氡气逸散-洞室氡气富集协同机制、洞室渗流灾变早期预警研究,支撑深地岩体工程灾变预警理论体系构建、深地空间环境污染治理策略制定,服务我省能源资源开发与国家深地工程战略实施。

岳遥申报的地质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水位波动下河岸-地下水系统温室气体产生与消耗及脱氮机制研究”获批立项。该项目阐明长江中游典型河岸带温室气体在不同水位波动条件下的释放规律以及碳、氮循环的微观路径,最终得到温室气体控制和反硝化脱氮的最佳条件,支撑我省的长江水环境保护和“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蔡新华申报的市场监管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高硅铝固废基高活性胶凝材料设计制备与性能调控机制”获批立项。该项目研究制备高硅铝固废基胶凝材料,揭示其活性激发机制和水化动力学特性,提出高硅铝固废基胶凝材料性能调控方法,对于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是省级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实现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加快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科学技术基础支撑。此次立项凸显我院在服务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智慧农业、深地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实力,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编辑:董云霞  审核:杜文琪  左志香)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8号电话:027-68772215学院邮箱:sdxy@whu.edu.cn

Copyright ©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