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着力提升学生对《水生态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水生态学》课程组组织学生前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以及武汉市硚口区张毕湖生态修复工程现场等地开展实地参观与现场教学活动,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注入了鲜活的实践内涵。

3月1日,《水生态学》课程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磨山园区组织开展了水生态系统与水生植物的专题实践教学。课堂上,王伟与潘俊峰两位老师现场为学生讲授水生植物的分类知识,指导学生识别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及其基本形态特征。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重点围绕消落带与湿地水生植物的生长周期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展开深入解析,以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水生植物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修复进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场景的能力。

3月15日,课程组带领同学们前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开展水生态系统与水生植物相关的专业实习。在实习期间,水生所专家围绕长江流域典型水生动植物的分类、生活习性、分布规律、保护措施及繁育技术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促学生们理解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整体状况,强化生态文明意识与保护水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4月12日,课程组带领同学们赴武汉市硚口区张毕湖生态修复工程现场,开展水生态修复专题实习。硚口区湖泊管理所所长李晖详细介绍了张毕湖生态环境治理的总体思路、修复工程的关键技术手段及后期维护管理工作,帮助同学们系统了解水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流程与技术方法。在实地教学环节中,同学们还参与了水生植物与浮游动植物的采样任务,并基于采集样本开展了初步分析,加深了对水体生态结构及修复效果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实践与分析能力。
《水生态学》课程由常剑波教授、程磊教授领衔开展,授课团队由刘小宁、张权、张鹏等多位教师共同组成。经过持续建设与不断探索,课程团队始终致力于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教学形式的创新,引导同学们综合能力与实际技能的培养,旨在培养同学们系统化掌握水生态系统的规律。该课程现已成为学院水利类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高水平、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编辑:董云霞 审核:马刚 左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