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返回旧版|English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水院学子踏访南北,品悟绿水生态发展

——武汉大学“卫一片绿水,谱双碳新篇” 赴黄河、珠江两大流域河湖生态治理调研实践队暑期调研实践

通讯员:邓力源 ;发布时间:2023-07-25  点击数:

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在学院李志威、邓力源老师指导下,由学院本科生组成的武汉大学“卫一片绿水,谱双碳新篇”赴黄河、珠江两大流域河湖生态治理调研实践队于7月17-20日分赴南北珠江、黄河两大流域,前往广东、河南两省五市,到多个流域机构、水利枢纽、湿地生态区考察调研河湖生态治理举措与成效,感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内涵。

探中华民族百年筑梦,观黄河波涛润泽万民

座谈交流悟沧桑巨变

黄河宁,天下平。在黄河流域调研中,实践队成员先后参访了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与多位水利前辈展开座谈交流。实践队员们在座谈中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战略以及黄河流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泥沙治理难度大、洪水威胁严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问题显著、发展质量不高等。为响应此国家重点战略,黄河流域各单位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水土流失治理、地表水水质改善、流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成绩喜人。

undefined

在郑州北郊的“模型黄河”基地,实践队员们以直观的视角感受黄河全流域面貌,“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真切地体现在模型中的每一个细节。据介绍,自2016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利用‘模型黄河’持续在汛前开展洪水演进模拟试验,对下游河势变化及可能发生的险情进行预测,为防洪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在黄河实验室数字孪生黄河工场,数字化、信息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实验室自建立伊始,把握“水—沙—碳—能”要素,致力前瞻性、原创性核心技术研究,推动黄河全域统筹和科学调控,开创了大江大河治理新局面。

undefined

两大枢纽品水利精神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是毛泽东主席1952年视察黄河,发出的伟大号召。三门峡水利枢纽,凝聚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民造福的期望,饱含着历代仁人志士的心血和艰辛,其建设与管理也折射出治黄事业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同学们在参观中了解到,为打造生态保护的新样板,三门峡以沿黄生态廊道为载体,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根本,以矿山生态修复、复耕复绿为重点,不断扩大沿黄生态容量。由保护修复到生态屏障,切实提升了生态治理水平,绘就了林水相依、水清岸绿、湖光山色的美丽画卷。

undefined

在小浪底水利枢纽,观黄河汇纳百川,浩瀚集结,向大海的方向,做出俯冲的姿态。“人工‘清洗’黄河,是小浪底凝聚中国智慧的创举!”实践队员听完介绍后如是感叹道,小浪底水利枢纽打破了“河淤堤高,人沙赛跑”的险局,将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滞拦上游泥沙78亿吨,为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和下游河道治理创造了20年的宝贵时间。今日参观小浪底,库区内茂林蔽日、花草不绝;在库区周边,温润宜人的小气候助长植被;在库区内部,水资源变得洁净;在新增湿地,多种国家级珍稀动植物重现岸边。

undefined

湿地公园展生态文明

实践队来到伊河国家湿地公园,暖阳下,成群的水鸟嬉戏翻飞,大片的芦苇随风摇曳,人们驻足栈道观鸟拍照,伊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了游客观光休闲的“打卡地。草木繁茂,水流清冽,伊河作为中国黄河南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她的河畔繁衍了无数生机勃勃的绿意,伊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成功创建只是黄河生态湿地保护的一个缩影,例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重要的繁殖地,每年还有数百万只鸟类在此迁徙、越冬,也成为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undefined

沿万里碧道风雨无阻,望河清海晏珠江安澜

走访参观悟生态之变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治水史”。治水事关经济的稳定发展与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坚持走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在珠江流域调研中,实践队首先来到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走访参观中队员们认识到,从核电厂温排水研究到排水抑泡、防盐雾试验研究;从港珠澳大桥建设到“万里碧道”工程建设,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珠江流域抗洪救灾、河湖治理、绿色生态等科研任务中担任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广东省水利厅,实践队深刻了解到广东“万里碧道”河湖治理工程的历史背景、概念内涵、顶层设计与总体蓝图,旨在通过系统思维共建共治共享,优化廊道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格局来实现水生态、水文化与水经济三者的有机统一;在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实践队来到试验基地,珠江河口整体潮汐物理模型等各类物理模型使成员们认识到构建物理模型在河湖生态治理中的重要性,也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把论文写进祖国大地的决心。

undefined

万里碧道晓珠江安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谈到水生态环境治理时特别强调,“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实践队来到万里碧道,沿线绿树成荫,水流汩汩、河道清澈,迎面而来的徐徐江风吹来,一幅水清岸绿、水草丰美的绿色生态良景映入实践队队员的眼帘,不由感叹万里碧道建设是全国河湖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真抓实干。接着,实践队前往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实地考察湖泊与河流湿地的生态治理现状。海珠湿地水网密织、物种丰富,跨过绿心湖、穿过福寿果廊,实践队在此近距离感受湿地治理成果。从污水横流的万亩果园,到一级保护动物栖息地,海珠湿地以十年生态保护建设探索之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生态系统服务,为大都市的人居环境提升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日益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

undefined

悟南北两域河湖治理,谱绿色低碳生态新篇

南北河湖生态治理的特点不尽相同,在水资源总体丰富但分配不均且水污染问题严峻的南方,要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工程,针对河网密集、水系复杂的局面要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坚持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让南方发展红利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而在水资源匮乏、泥沙淤积、旱涝灾害严重的北方,河湖生态治理主要从治沙和水资源调配角度入手,充分利用小浪底、三门峡等水利枢纽,结合数字孪生模型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南北两域的河湖生态治理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不同地域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全国一盘棋中找准自身定位,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undefined

通过这次实践,武汉大学“卫一片绿水,谱双碳新篇”赴黄河、珠江两大流域河湖生态治理调研实践队的成员们愈发坚信,新征程上,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不懈、奋发有为,大家就一定能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编辑:黄晓羽 审核:左志香)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8号电话:027-68772215学院邮箱:sdxy@whu.edu.cn

Copyright ©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