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立项了一批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我院获批2项重点合作研究项目。这是学院首次获批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
其中,刘攀教授获批项目“INFEWS:U.S.-China: ‘食品、能源、水’互馈复杂超级系统的耦合代理模型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联合资助,项目直接经费300万元;史良胜教授获批项目“大数据环境下的土壤水及地下水均衡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理事会(CONICET)联合资助,项目直接经费283.6万元。
“INFEWS:U.S.-China: ‘食品、能源、水’互馈复杂超级系统的耦合代理模型研究”项目针对食品-能源-水资源这一自然-人工耦合、内嵌多个子系统的超级复杂系统(FEWSOS),拟通过中美合作研究:1)提出一套用于度量FEW超级系统的可持续性、脆弱性和弹性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2)构建一个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式模型框架,从局部到流域多个尺度分析其粮食-能源-水资源系统之间的互馈关系;3)在中国和美国两个国际河流(哥伦比亚河和湄公河)开展实例研究,检验提出的FEWSOS模型框架的有效性,探究不同尺度上探求外部驱动因素对于FEWSOS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自2010年开始,刘攀教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与中方项目合作者赵建世研究员、程磊教授,美方合作者Yi-Chen Yang、Hongyi Li等在同一课题组工作,系统开展了耦合代理模型等方面的合作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的土壤水及地下水均衡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拟以中国华北平原、阿根廷潘帕斯平原为研究对象,以遥感、水文、地球物理和农业等数据为基础,拟通过土壤水和地下水均衡要素的多源观测表征,建立相应的物理机制-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混合理论和计算模型;研究长序列、多站点数据的时间临近性、周期性和趋势性,建立以自然刺激为基础的区域地下水水力层析方法;建立以数据源驱动的农业用水管理模型。为土壤水和地下水均衡计算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为区域农业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决策工具。史良胜教授于2016年参加在阿根廷召开的中阿水资源论坛,并作特邀报告,与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央国立大学平原水文研究所的Facundo Carmona、Mauro Holzman、Raúl Rivas等专家在水资源管理、农业节水、遥感水文、水环境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合作研究。我院査元源副研究员也是该项目的主要参与人。
近年来,学院不断强化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的申报力度,大力宣传,广泛动员科研人员积极申报。近一年时间,学院共申报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7项 (申报金额200万/项左右)、合作交流项目11项,合作单位包括英国皇家学会、德国科学基金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知名机构。
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主要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科学问题,汇集创新力量,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资助强度较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获批,对于学院利用国际优势科技资源,与国际优势学科开展实质性合作科学研究,推动学院基础研究水平提高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吸纳海外研究资源,提高学院基础科学研究的国际竞争力,催生原始创新成果,给基础科学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
(编辑: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