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行业发展前沿讲座】第15讲: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芳正高级工程师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 | 水网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供水保障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
报告人 | 杨芳 二级正高级工程师 |
邀请人 | 管光华 教授 |
时间 | 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下午2:00 |
地点 | 水资源工程全重大楼A区202会议室 |
报告人简介:
杨芳,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二级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水利部水利青年科技英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水利部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重点实验室主任、粤港澳大湾区涉水事务标准协同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水资源学会中国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利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利部水利标准化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河流河口治理与保护、洪涝灾害防御等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获省部级科技奖项11项。
报告简介:
主要围绕大湾区供水安全形势与挑战、大湾区供水安全保障对策、保障供水的咸潮防控关键技术、珠三角水资源空间均衡调控研究这四方面展开报告。
7月16日【行业发展前沿讲座】第16讲: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陈飞正高级工程师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 | 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践与思考 |
报告人 | 陈飞 正高级工程师 |
邀请人 | 管光华 教授 |
时间 | 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下午3:00 |
地点 | 水资源工程全重大楼A区202会议室 |
报告人简介:
陈飞,博士,正高,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处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地下水超采治理、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国家水网建设等技术支撑工作,承担了地下水管理条例起草、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全国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等工作。入选水利部第一批青年人才、水利青年科技英才等称号。
报告简介:
以华北地区为重点,介绍地下水资源禀赋条件与地下水开发利用历程,介绍华北地下水超采及其影响,讲解近年来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背景与进展情况,分析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效,剖析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7月19日【水科学讲坛】第87讲:英国斯旺西大学工程学院冯云田教授学术报告通知
报告题目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ergy-conserving contact (ECC) theory and models: Twenty Years of a Personal Journey |
报告人 | 冯云田 教授 |
邀请人 | 周伟 教授 |
时间 | 2025年7月19日(星期六)上午10:00 |
地点 | 水电科技楼A区202会议室 |
报告人简介:
冯云田,英国斯旺西大学工程学院辛克维奇计算中心教授。1993任英国斯旺西大学高级研究员,2009 年任英国斯旺西大学教授。近 30 年来,在计算力学和岩土工程与科学计算领域一直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近十多年来,重点研究领域为非连续介质与散体力学。侧重研究了脆性材料(如岩石,混凝土)在低速与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如导弹等)的损伤、多重断裂(multi-fracturing)与破碎(fragmentation)的数值模拟,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 1998 年起,冯教授在离散元法基础理论和算法的发展、完善与应用方面做出了许多独创性或国际领先的成果,是国际颗粒与块体离散元研究领域的学术权威。目前担任《Engineering Computations》,《Computational Particle Mechan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Engineeri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计算力学学报》等国际国内期刊编委,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在国际知名数值计算方法学术会议中做大会报告或主题报告 20 余次。斯旺西大学辛克维奇(Zienkiewicz)计算中心是国际知名的计算力学中心之一,由有限元数值方法先驱者之一辛克维奇(Zienkiewicz)建立。
报告简介: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has advanced significantly since it originated in 1979. This talk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some major developments in contact theory and models for non-spherical particles, especially for the energy-conserving contact (ECC) theory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Various shape representation schemes for non-spherical particles are first presented using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llowed by the critical review of contact modelling approaches for almost all contact types of non-spherical shapes. In addition to outlining key ideas, concepts and novel computational procedures that are proposed in these methodologies in a systematic and logically constructed manner, their evolutions and inter-relations in particular are also discussed in detail. Moreover, possible problems and unresolved issues for each method reviewed are highlighted, and possible solutions are pointed out where applicable.
7月19日【水科学讲坛】第88讲:帝国理工学院相建生研究员学术报告通知
报告题目 | Solidity平台:从FDEM破裂模拟到NN4DEM |
报告人 | 相建生 研究员 |
邀请人 | 周伟 教授 |
时间 | 2025年7月19日(星期六)上午11:00 |
地点 | 水电科技楼A区202会议室 |
报告人简介:
相建生博士,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有限离散元、流固耦合程序开发与应用,涉及计算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固相互作用、热传递、破裂力学、湍流等多个领域内的前沿科学与工程问题,是有限离散元程序Solidity(该程序已成功应用于非连续、颗粒、断裂、破碎等力学问题)的首席开发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70余篇SCI论文。
报告简介:
有限-离散元耦合方法(FDEM)融合FEM与DEM优势,专攻连续/非连续体系统行为模拟。Solidity开源平台源自EPSRC资助的VGeST项目(2009),为通用型2D/3D FDEM求解器,集成双向流固耦合、大变形本构模型及并行接触算法,全球下载超6,000次,广泛用于地质破裂与多相作用模拟。本次汇报的主要内容包括FDEM的突破:1. 神经网络加速(NN4DEM):基于CNN的GPU并行计算,显著提升颗粒系统效率;2. 深地工程验证:精准模拟Kuru Grey花岗岩裂纹扩展-碎屑生成-破碎坑演化(实验验证),支撑硬岩钻探技术。